如果說各類營養素都是保障生命活動正常運轉的材料,那么,蛋白質就是其中促使生命活動運轉的原動力。蛋白質是生命的物質基礎,沒有蛋白質就沒有生命。
人體的60%以上是水分,去了水分之后,大約有一半的重量是蛋白質。所以,人體要想健康運轉,各個組織器官就要進行新陳代謝,那就必須源源不斷地補充蛋白質或氨基酸,以完成體內各類功能蛋白的更新。
蛋白質是能夠為人體提供能量的三大營養素之一,但它更重要的功能是保證生理代謝的正常。所以,其他任何營養素的缺乏都不及蛋白質缺乏的危害大。人體一旦缺乏蛋白質,肌肉就會出現虛弱的現象,肌肉會逐漸疲軟、萎縮,從而失去更多的能量。
失去了肌肉,身體的新陳代謝也會逐漸的下降,與此同時,我們會出現更多的疾病,如脫發、皮膚干燥、粗糙,甚至經常性受到感冒或者是流感的侵襲。如果我們可以攝入足夠多的蛋白質,人的皮膚、毛發就會有光澤有彈性,且不容易生病。所以,女性朋友們,特別是孕產婦切不可為了保持苗條身材而吃素不吃肉。
富含蛋白質的食品很多,除了肉類之外,還有雞蛋、牛奶、酵母、魚和海鮮,以及植物來源的豆漿、豆腐、腐竹等大豆制品。
那么,我們應該怎樣吃才能補足身體所需蛋白質呢?首先,從經濟的角度來看,大豆制品是相對廉價的蛋白質資源,一斤豆腐和一斤豬肉一起比較,實際上二者的蛋白質含量差不多。不過,單純看豆腐中蛋白的消化吸收率卻遠不及豬肉的高,因為植物蛋白的氨基酸組成上普遍不如動物蛋白更適合人體所需。所以,蛋白的攝入還要考慮組合搭配。
第二,雞蛋是最優質的蛋白質來源、其次是牛奶。雞蛋是小雞的全價營養素,牛奶是小牛的全價營養素,雖然他們不是人類的全價營養品,但對于人體來說依然是最優質的營養補充劑。當然,雞蛋和牛奶中除了蛋白質還有許多其他類型的營養素。所以,有人擔心雞蛋吃多了會引起膽固醇偏高,引發高血脂問題??茖W研究表明,一個正常的成年人,一天一顆雞蛋不會增加罹患心血管疾病的風險,若是已經有了高血脂方面的問題,那么就要限制雞蛋的攝入量了。大家可以看到,我們當下的生活中飲用牛奶已經非常普遍,我國乳品工業的發展就是為了解決我國居民日常膳食中普遍存在蛋白質缺乏的問題,所以,尤其是孕婦和兒童,一天一杯奶不會造成蛋白質攝入量的過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