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漢末年是一個動蕩的時期,各地或多或少都有些賊寇,其中泰山賊、黑山賊、白波賊都算是較為出名的。至于筆者今天要說的孫觀,則是泰山賊的首領之一。孫觀(?~217),字仲臺,匪號孫嬰子,兗州泰山(今山東泰安東北)人。雖然出自泰山賊,但是,孫觀卻成為曹操的部下,并且因為勇猛的表現,從而受到了曹操的稱贊,乃至于在曹魏官至青州此時,這堪稱三國時期的著名逆襲了。
一
具體來說,根據《三國志》等史料的記載,孫觀早年與臧霸結伴,別名嬰子,跟從陶謙討伐黃巾,因功官拜騎都尉。東漢末年,陶謙曾被朝廷冊封為徐州刺史。彼時,徐州受到了黃巾軍的襲擾,而陶謙在上任之后,重用了臧霸、孫觀等泰山賊,從而成功平定了徐州地區的黃巾之亂。因此,孫觀自然可以說是陶謙麾下的一位猛將了。
后來,孫觀與臧霸、吳敦、尹禮、昌豨及兄長孫康等結連,以臧霸為帥,屯于開陽一帶。在當地聲勢十分浩大。對此,在筆者看來,雖然孫觀等人名義上歸附于陶謙。但是,他們依然保持一定的獨立性。公元194年,曹操為了給父親曹嵩報仇,選擇率軍攻打徐州。盡管陶謙難以抵擋,不過,趁著曹操離開兗州的機會,陳宮、張邈等人迎接呂布入主兗州。
得知這一消息后,曹操立即從徐州撤軍,從而和呂布展開激烈的較量。當呂布與曹操交戰時,臧霸、孫觀等人來支援呂布;后來,呂布被曹操所滅,臧霸歸降曹操,再招降孫觀等眾。孫觀亦宣告投降,成為曹操部下,被封為北海相。由此,大約從公元195年開始,孫觀正式成為曹操麾下的武將。
二
跟隨曹操后,孫觀與臧霸一起四出征伐,孫觀總是一馬當先,沖鋒陷陣。在此基礎上,孫觀立下的戰功,足夠和臧霸相提并論。公元200年,曹操和袁紹之間爆發了官渡之戰。此戰,臧霸數次以精兵入青州,故而,曹操得以專心對抗袁紹,不用擔心自己的側翼。
在平定青州、徐州一帶的賊寇后,孫觀之功僅次于臧霸,孫觀獲封為呂都亭侯,其兄孫康亦討賊有功,獲封列侯。對于孫觀獲得的呂都亭侯,屬于亭侯的范圍。在漢末三國時期,侯爵主要分為縣侯、鄉侯、亭侯、關內侯這四個檔次,比如關羽獲得的漢壽亭侯,也是一個亭侯。
建安十年(205年),孫觀隨臧霸引軍與曹操會師南皮,其家人得以入住鄴都,孫觀獲拜為偏將軍,后遷任青州刺史。對此,在筆者看來,在獲得青州刺史這一官職后,孫觀自然可以獲得曹魏的大臣了。畢竟,當時天下不過十多個州,能夠執掌一個州的郡縣,已經是可以說是封疆大吏了。
三
最后,建安十八年(213年)正月,或建安十九年(214年)秋,或建安二十二年(217年)二月,孫觀隨曹操討伐孫權,曹操假節于孫觀,也即授予了孫觀臨機處置的權力。而這,體現出曹操對于孫觀的器重和信任。
建安二十二年(217年)春,曹操征濡須,孫觀為曹操先鋒攻討孫權,在他尚未安營時,呂蒙即憑借以前所建的船塢,置強弩萬張,將其攻破。孫觀被流矢射中,左腳受傷,但仍堅持奮戰。得知這一情況后,曹操慰勞孫觀說:“將軍受到如此重創,卻表現得更為勇猛,你不是應該為了天下而更加珍惜愛惜自己的身體嗎?”值得注意的是,曹操不僅對孫觀的勇猛稱贊不已,還將其冊封為振威將軍。
但是,非??上У氖?,孫觀因為在濡須之戰中身負重傷,所以在不久之后就病逝了。在孫觀去世后,他的兒子孫毓襲其爵,并在曹魏繼續擔任了青州刺史這一官職。由此,從泰山賊到青州刺史和振威將軍,孫觀的一生實現了巨大的跨越。對此,你怎么看呢?